從珠峰到極地 Rolex 勞力士 Explorer I 與 Explorer II 全面比較
- Club Watch
- 12分钟前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設計初衷與歷史背景
Explorer I(探險家型)
問世於1953年,靈感來自登上珠穆朗瑪峰的壯舉,Rolex 勞力士 原型錶由Sir Edmund Hillary與Tenzing Norgay使用的 Oyster Perpetual 演變而來。專為高山環境設計,強調在濕氣、炎熱與極端低溫中仍能維持清晰易讀、極致可靠 。
Explorer II(探險家型 II)
自1971年推出,定位與 Explorer I 明顯不同,由專門應對長期黑暗環境的洞穴探險家與極地探險家佩戴 。增設 24 小時指針和固定 24 小時刻度錶圈,能在無晝夜辨識的環境中區分日夜,並具備日期顯示功能。
功能與技術差異

Explorer I 的功能與技術
保持極簡設計,強調清晰讀時功能 經典的 3、6、9 阿拉伯數字刻度、Chromalight 夜光指針,在任何光線環境中皆易讀。搭載防水達 100 米的 Oyster 錶殼,並搭載最新的 3230 機芯(2021 年以後款),內含 Parachrom 游絲、Chronergy 擒縱系統與 Paraflex 避震裝置,動力儲備約 70 小時 。
錶徑提供 36mm(回歸傳統)與 40mm 兩種選擇,並於 2021 年增添半金材質版本。

Explorer II 的功能與技術
24 小時指針搭配固定刻度圈與日期顯示,不但適合辨識日夜,也能作為二地時間輔助使用 。2021 年推出第五代(226570),維持 42mm 大錶徑與 chrono-style 大橙色 GMT/24 小時針設計,改為啞光黑指針與略窄錶耳,搭載升級的 3285 機芯,同樣擁有約 70 小時動力儲備與穩定效能。
結語
從勞力士官方資訊來看,兩者雖共享「Explorer」(探險家)系列名,但其實服務於截然不同類型的探險者:
Explorer I 是高山冒險的理想選擇,強調清晰讀時與實用性。
Explorer II 則針對極端黑暗環境及極地需求,加強日夜辨識能力並增添更多實用功能。
若你偏好傳統、簡潔風格,建議選擇 Explorer I;如你需要日夜判斷或旅程中涉獵多處時區,Explorer II 則更為合適。
Source: Rolex 勞力士
上一篇文章
如欲查詢更多資訊,可到 CONTACT
留言